万博体育官网,万博体育平台

图片
诚信宣传——胡广瑞:为“梦想之桥”造“钢骨”
来源: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处 发布时间:2024-08-05 17:50

胡广瑞,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,长期从事桥梁钢结构制造和安装的研究工作,先后参与港珠澳大桥、润扬长江大桥、南京第三长江大桥、香港昂船洲大桥、平潭海峡大桥、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等重点桥梁的建设;获得200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“2015—2016年度十大桥梁人物”“港珠澳大桥建设标兵”等荣誉。

记者:请您为我们科普一下,什么是桥梁的钢结构?

胡广瑞:钢结构是大型桥梁的“骨骼”,是桥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。桥梁钢结构具有自重轻、强度高、荷载大、抗震好、施工维护便捷、绿色环保可回收等特点,已成为大跨度桥梁的重要组成部件。

记者:目前,我国桥梁钢结构研制技术处于什么水平?

胡广瑞:我国科研人员在桥梁钢结构材料制造工艺、焊接技术、涂装技术、装备研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发工作。我国钢结构制造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最近,中铁山桥建成了钢箱梁和钢桁梁数字化制造生产线,推动了钢桥制造向智能化、信息化、数字化方向发展,不断引领行业技术进步。

记者:建造帕德玛大桥最大的挑战是什么?

胡广瑞:帕德玛大桥地处南亚最大河流——帕德玛河之上,该河河床下是堆积了数千年的淤泥。在这样松软的地层上架桥,犹如在棉花上搭积木,难度非常大。

记者:您觉得设计帕德玛大桥钢结构最大的技术难点是什么?

胡广瑞:帕德玛大桥要被设计成一座大跨度、超厚板、全焊接多功能桥梁,大桥钢结构重量高达13万吨。制造并焊接如此之多的钢结构,需要结合大桥制造的特点并依据技术条款,编制制造方案、参考工艺文件等资料;待方案经过严格评审后,才能进入试制阶段。

那时我们遇到的困难,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。我和团队成员需要解决无孔整体节点组装、超厚板焊接、超大3D立体拼装、3200吨整跨转运等技术难题。

记者:这些问题中,您觉得最难“啃”的“硬骨头”是哪个?

胡广瑞:最难的要数超厚板焊接。整座桥钢板厚、熔透焊缝多、焊接空间受限,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,对桥梁杆件制造和焊接变形控制提出了极高的要求。如果桥梁钢板在焊接后发生扭曲变形,后期基本无法对其进行矫正,将严重影响桥梁的稳定性。帕德玛大桥钢板最厚处达110毫米,工人要焊上20多层,才能完成作业。如果有一道出现缺陷,一整层就需要重新焊。

记者:超厚板焊接难题是如何攻克的?

胡广瑞:为保证全桥13万吨钢结构的焊接制造零瑕疵,我带领项目建设团队成员进行关键技术创新。我们进行了质量控制、自动化焊接研究,瞄准桥梁杆件制造的过程控制,蓄力进行定向式技术攻关。经过一次次的试验探索,我们团队研发出科学合理的制造工艺,减少了焊接残余应力,提高焊接一次合格率,有效控制杆件变形,保证了优质超厚钢板的出厂率。

记者:您刚刚提到的技术难题中,超大3D立体拼装是什么?它又是如何做到的?

胡广瑞:3D立体拼装有点类似于搭积木,把钢结构一个个拼搭好,再装到桥墩上去。

为了顺利完成超大3D立体拼装,我们首创了“平位翻转倒立位”技术。简单来说,以往安装的都是位置已经固定的钢结构,直接把它们整体码到桥墩上去。而我们想尝试边安装边调换位置,以提高钢结构的安装精度。

2016825日,帕德玛大桥首跨钢桁梁开始进行试拼装。厚板全焊接结构钢桁梁3D立体拼装,这一操作世界罕见。对于此次尝试能否成功,大多数经验丰富的桥梁专家都没底。

当时,我们能做的,就是相信自己的技术,把每一步都做到精益求精。技术团队一次次试验,又一次次重新开始,终于攻克了世界级难题,完成了超大3D立体拼装作业。此后,该桥整跨钢桁梁几何尺寸、拱度、线型经过韩国、孟加拉国监理的严格验收,完全符合欧标和设计要求。

记者: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支撑力量。在培养新时代高技能人才上,中铁山桥有哪些经验?

胡广瑞:中铁山桥建立了技师、高级技师、首席技师三个等级技能人才梯次发展培养体系,每个体系都有配套培训课程。同时,它也是发挥传、帮、带作用的一个重要平台,资深技师在其中充当老师的角色,同时将匠心精神传递给年轻一代。迄今为止,中铁山桥有6位职工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。

记者:在培养青年科研人员方面,中铁山桥做了哪些工作?

胡广瑞:中铁山桥制定了“人才强基计划”,这是一个有步骤、分阶段的人才培养体系。

具体来说,首先规范人才引进程序,使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保证,从“双一流”院校毕业的本科生、研究生数量占当年引进人才总数的40%。其次,扎实开展青年人才培养工作,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,确保优秀人才“引进来、留下来”。最后,打通技术人才的晋升通道,构建了“以首席专家为引领,以首席工程师为骨干,以主管工程师为基础,以青年科技拔尖人才为后备”的科技人才管理体系。

记者:对年轻一代工程师,您有什么建议?

胡广瑞:桥梁的价值在于承载,人的价值在于责任担当。培养年轻工程师,除了要教授他们专业知识和技能,更重要的是增强他们的责任感。

一座大桥的任何细节,都影响着人们的安全出行,工程师使命重大。青年工程师们应该珍惜这样的平台,学在一线、干在一线,发扬劳模精神、工匠精神,努力提升自我,不断擦亮中国桥梁的“金色名片”。

(来源:科技日报)

附件: